蒙牛与中粮的关系
蒙牛乳业只是中粮集团旗下板块的一家企业,而中粮持有蒙牛20%的股份,是蒙牛的最大股东。
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企业中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7月6日宣布,与厚朴基金联手,以每股17.6港元的价格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股权20%的股份。中国食品行业迄今最大的一笔交易,一方面使中粮集团能够高起点进入乳业,更有利于发挥其在产业,连锁食品企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投资者对中国乳业快速发展的坚定信心,尤其是蒙牛等龙头企业的前景。
中粮集团和厚浦投资共同成立新公司(中粮集团持有70%的股份),分别向蒙牛认购新股和向老股东购买现有股份。新公司将在完成相关收购后持有蒙牛20%的扩大股本。
在这笔交易中,中粮集团是一家长期持股的战略投资者,在蒙牛未来董事会的11名董事中占3名,均为非执行董事。中粮集团不参与蒙牛,的具体运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管理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
作为国内粮油食品加工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粮集团致力于成为产业粮油食品企业,乳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牛投资是一个从高起点进入乳制品行业的好机会。这有助于中粮集团充分发挥整个产业连锁的优势,成为一个大的食品品牌,推进现价价值链,带来更多的增长空间。同时,投资蒙牛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现有的产品类别,涉足更多与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人民生活消费增长相适应的相关领域。中粮集团的实力和信誉优势,以及蒙牛品牌优势和乳业营销经验的强结合和优势互补,有利于为中粮集团的投资创造更大的回报。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是农产品, 中国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领先供应商。它致力于建设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一个具有完整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优质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服务。中粮集团多年来一直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名列全球500强企业,在中国食品行业百强中排名第一,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238.65亿元,其市场复苏目前在整个, 中国和乳业排名第一,两家具有社会责任的领先食品企业中粮和蒙牛的战略联盟,也将极大地推动食品安全的建设进程。蒙牛与中粮
加入中粮后蒙牛表现的变化
这七年给蒙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12年4月来自中粮的孙伊萍出任蒙牛新总裁以来,蒙牛不断刷新纪录,公司销售收入实现了从300多亿元到500亿元的飞跃。
这样的成绩值得称道。在宏观经济环境疲软、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在中粮,的支持下,蒙牛, 蒙牛第一大股东不仅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还通过持续的并购完成了产业的双布局和国际化。
在新管理团队的引领下,在“国际化”和“数字化”两大驱动力的推动下,蒙牛正朝着“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国际公司”的目标迈进。如今,具有国际品质的蒙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重量级国际合作伙伴的认可。
稳定的结构和曲线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孙伊萍被任命为蒙牛总统,确实意味着“中粮领导下的蒙牛"新时代正式到来”。
新蒙牛首先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在蒙牛,的股东结构中,国有的企业中粮食集团是第一大股东,外资企业法国达能是第二大股东。此外,股东名单还包括欧洲乳业巨头丹麦阿拉食品公司,以及摩根大通和华尔街其他投资银行。这样的结构既能保持股权比例的合理稳定,又能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进行合作。2014年,蒙牛被列入恒生指数成份股,率先成为中国乳制品企业的蓝筹股
中粮对蒙牛的支持对业内所有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从先进的管理经验到对外合作和布局的各项业务,中粮都给予了各种指导和建议,使蒙牛能够抓住市场的关键点,完成布局
这也使蒙牛在稳步发展和业绩增长的道路上前进。公司2012年收入360亿元,2013年收入433.6亿元,2014年收入500.492亿元。去年宏观经济环境调整期间,整体营收持平,实现销售额490.265亿元。
这一业绩不仅超过了整个, 中国,的快速消费品行业,而且在乳业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蒙牛得到了许多国际合作伙伴的认可。最新的脚注是,2016年6月16日,迪士尼, 上海公园正式开放。蒙牛是上海,迪士尼和度假区,的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园区内所有乳制品均由蒙牛独家提供。专为上海,迪士尼和度假区的创新设计的八款定制冰淇淋已在园区内销售,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用质量代言品牌
蒙牛,要实现稳步增长,基础工作是加强质量管理。这也是孙伊萍实践中粮上任以来所倡导的“全产业chain”模式的有力体现。
2014年初,蒙牛提出了建立一个帮助蒙牛上游牧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计划。这个项目叫“W-W(双赢)虚拟畜牧运营公司”。这一理念最终在蒙牛,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供应商服务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提高合作供应商的盈利能力来诊断国内供应商的运营水平。
同样在2014年,最初在蒙牛,成立的“牧场主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坚持社会责任的牧场主。与此同时,蒙牛对优质奶源企业的并购也在继续。例如,2013年5月,蒙牛增持了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之一现代畜牧业的股份,通过这样的投资和并购,蒙牛大型牧场的比例已经接近100%。蒙牛2016年的目标是通过安硕, 新西兰和中国, 普华永道,的Asure质量认证,使集团战略合作的所有牛奶供应商都能通过国际牧场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认证。
奶源是乳品企业质量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在过去的四年里,蒙牛在企业管理、质量体系建设、团队建设和国际并购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国际化数字化”双驱动
2015年6月,法国达能团队正式入驻蒙牛马鞍山工厂,这是自2014年蒙牛与迎来合资成立以来,来自的达能团队首次入驻马鞍山作为低温牛奶升级试点基地。
早在2012年,蒙牛就开始以国际化品质为目标,以“引进来、走出去”为节奏,从不同的战略层面,开始将布局,国际化,先后与阿拉食品、美国 达能、新西兰政府独立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AsureQuality、著名学校美国UC Davis等全球优势企事业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有节奏地推进了国际化进程,全面刷新了中国的乳品品质。
其中的数字化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不仅是食品安全监控,生产管理也是蒙牛“国际化、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达能, 蒙牛以马鞍山工厂为试点,达能亚太运营专家进驻蒙牛马鞍山工厂,在达能,专家的指导下,马鞍山工厂完成了75项技术升级,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首个获得蒙牛授权的工厂。
团队信心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保持团队的稳定和信心是保持企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蒙牛也不例外。今年4月中旬,蒙牛发布了人才保留计划,并批准向入选人员授予总计1.5亿元的股份。这一宣布意味着蒙牛将斥资1.5亿元人民币,激励集团内具有高潜力的关键管理人员和员工,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显示了蒙牛对当前股东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信心和支持。
蒙牛已经有很多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所以留住和奖励这些人才尤为重要。一方面,这是跨国企业普遍成熟的做法,可以最大化团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就蒙牛而言,它不仅可以保留快速和强执行力的优秀基因,还可以将混合人才融入公司,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