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近3年,自从新冠疫情出现以来,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和新冠病毒“共存”呢?
时至今日,与病毒“共存”的声音经常会在我们的耳边响起,许多人认为新冠病毒发展到今天,经过不断变异,其毒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现在的感染者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症状,跟普通感冒或流感无异。特别是在国外许多国家已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使得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今天,我们结合一项10万人的新研究结果,来谈谈为什么不能与病毒“共存”的问题。
最新研究披露新冠后遗症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讯)杂志的研究,追踪调查了33281例新冠感染者及62957例未感染新冠病毒者,结果发现新冠感染者中有6%的患者完全没有恢复,就是说即使核酸检测转阴后其症状仍持续存在,另外还有约42%的患者仅部分症状得到恢复。
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头痛、肌肉酸痛和虚弱,而这些症状则可能会长期存在,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感染前的健康状况、感染的严重程度、老年人、女性以及经济条件等。
所以虽然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较轻,死亡率较低,但还是会对身体产生长远的影响,也说明了我们目前仍不能与病毒“共存”。
不能与病毒“共存”的3个原因
1. 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
目前许多人拿新冠病毒与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和流感病毒相比较。无可否认,新冠病毒发展到今天的奥密克戎,其感染死亡率的确在不断下降,但与前面提到的病毒所不同的是,奥密克戎仍在不断发生变异。其变异后无论是传播速度、发病率还是免疫逃逸现象,都在不断增强,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不变的原因所在。
2. 目前仍要坚持“动态清零”
为了能够实现与病毒“共存”,许多人将矛头对准了我国“动态清零”的抗疫总方针,也许有部分人是误解了这个方针政策。我国的“动态清零”方针是基于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而建立的,虽然有清零二字,但并不是不能够允许有新冠感染病例的存在,而是要快速、精准、科学地阻断病例的传播,防止出现大面积感染,防止出现医疗资源挤兑,所以目前的疫情形势下我们仍要坚持“动态清零”。
3. 我国人口总数巨大
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而且我们老年人口数量也庞大,据统计我国有2.67亿老年人,还有数量庞大的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些人群都是奥密克戎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感染后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如果开放与病毒“共存”,那么这部分人群无疑是首当其冲深受新冠病毒危害的人群,这明显与我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符。
结语
其实现在的人之所以会发出埋怨,与一些地方对于新冠防控层层加码有一定关系。最近中央政府在高度关注,并强度严查层层加码的行为,相信当这种情形得到控制之后,其实我们会发现,坚持“动态清零”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