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嘉悦
11月1日,总部位于英国的《柯林斯词典》编撰机构发布2022年年度词汇,“职场摸鱼”榜上有名。
自2013年以来,《柯林斯词典》每年都会发布年度词汇。语言被认为是反映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年度词汇则是对当年一些大事件的归纳总结,通过具有针对性、表达准确又有趣的年度词汇,人们可以了解到年度世界文化的风向、时事的焦点、以及媒体和民众共同关注的话题。今年,除了“职场摸鱼”,长期危机(长期持续的不稳定和不安全)、取暖银行(家里没有供暖的人可以去图书馆或宗教场所等有暖气的建筑取暖)等词汇,也入选2022年度热词榜单前十名。
《柯林斯词典》对“职场摸鱼”的释义是年轻的一代职场人,在工作中不做超出合同规定的工作,拒绝加班,不求升职加薪,而在个人活动上花更多时间的做法,把工作当成生活和彻底辞职之间的第三种选择。职场摸鱼的“招式”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有事没事就上厕所、三五成群八卦聊天、上班时间干私活等都是常见表现。
“你通过认真工作得来的,那叫报酬,是你应得的;而你通过摸鱼得来的钱,那才是你赚的”“老板假装给我发工资,我假装给老板打工”……每每说起摸鱼,一些年轻人会有共鸣,但也会招致不少长辈、企业管理者的反感。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汤永隆教授对“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职场摸鱼不是单纯的“薅资本的羊毛”或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们要客观看待。
学生时代就会摸鱼。相比上一代,“90后”“95后”学习压力大,在学校时间较长,甚至会从早上七点待到晚上九十点钟,摸鱼是这个时代年轻人从上学时期就练就的“本领”。
适当休息提升效率。上学时期会有上课和下课的区分,来保证休息,而在工作场合中通常没有这种分界时间。而适当的休息才会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工作不饱和。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效率不同,完成同样一份工作所耗时间也不尽相同。而每个人的工作量一般不会进行精细计算,就会导致一些人完成工作后还有不少空闲时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的节奏慢下来,整体的工作量都有所下降。
付出与回报不对等。当下的年轻人有时难以分清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收入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精准的衡量标准。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付出很多,但收入、福利等没有跟上,就容易受到打击,摸鱼度日。
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摸鱼相当于偷懒,当一项工作需要群体共同完成时,就很容易产生偷懒心理。
表示“谦逊”。很多工作效率高的人不想过于凸显个人能力,而显得其他同事工作效率低,便选择摸鱼显示自己的忙碌。
疫情下更注重自身。疫情下,当人们面临生存危机时,会重塑工作场所的规则,优先考虑自己的生活。
在效率高的时候工作,在效率低的时候选择休息,是一种良性的工作方法,但一切的前提都是适度。汤永隆表示,过度摸鱼不仅会让自己的效率变慢,也会给团队其他人带来负担,除了会有道德上的压力外,还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
汤永隆表示,摸鱼现象其实是一种管理问题。企业领导不能只看工作时间,不看工作效率。如果认为员工工作时间长,就是对企业忠诚、有贡献,在这种机制的引导下,员工往往会投领导所好,正常工作时间内拖拖拉拉,到了下班时间则装模作样加班,以此体现自己的忙碌,并得到领导的表扬、奖励,由此就会在企业内部产生“摸鱼文化”。这种看似忙碌的摸鱼现象,其实是对讲究工作效率者的一种打击,也不利于团队效益的提升。
如何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管理效率?汤永隆建议,可在公司内实行上午茶、下午茶时间,以此区分工作和休息时间;制度化管理,精细每个人的工作量,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适时进行轮岗和换岗,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新鲜感、兴奋性;对于工作时间久且表现出色的员工,予以适当的升值加薪,都可减少摸鱼现象的发生。
汤永隆提醒年轻人们,作为新一代的职场人,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定每个时期的重点,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工作时要全身心投入,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主动调整心态,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增加工作动力。▲
责编:潘子虎
主编: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