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有人将美国戏称为“米国”,笔者曾经十分好奇,明明英国的国旗是个大大的“米”字,为什么米国会是美国呢?后来听说因为在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制造的“黑船事件”中,日本人将其称之为“米利坚”,才有了“米国”的说法。
实际上,“米利坚”一词根本就出生在中国。关于美国的记载,中国的文献可能要比日本早上好几十年,而且从“米国”到“美国”背后还有天朝上国的一段辛酸历史。
“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与枝叶”
中国版图跨越了三十多个纬度,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唐太宗当年曾自豪地说道:。作为最富裕、最发达的国家,中国人对探索世界没有丝毫兴趣。
在乾隆四十九年,也就是1784年,之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驶入了广州,拉开了中美两国经贸往来的序幕。用还珠格格的话说,那时的清朝正处于一个“谷不生虫”的盛世,自信的清朝人在翻译洋人国名时统统加上了代表轻蔑和鄙视的“口”字旁。
美国当时刚赢得独立战争不久,语言、穿着与英国人无异,清朝人很难,也不愿将其区分开来,将他们简单的归为英国商人,而美国商人也乐得伪装成英商。然而广州的商人们很快发现,相比于英商的跋扈,美国人则更显得恭顺和彬彬有礼,于是“咪唎(口坚)”、“咩哩千”等说法开始流传开来。
*** 战争前,美国无暇顾及与亚洲的商贸往来,来华的商人也大多资本轻微,并不像英商有一个强力的国家机构——东印度公司做后盾,所以美国商人普遍遵守官方的法令和民间的传统,广东官员向朝廷汇报时也评价其“最为恭顺”。
嘉庆、道光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急速增长,逐渐取代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对华贸易国。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也不断增加,民间的游记和广东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美国的描述和记载。
*** 战争前,小部分开明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了清朝的落后,开始关注西方世界,谋求自强之道,其中尤以林则徐为最。林则徐刚到广州时连土耳其与美利坚都分不清,但“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最终能够朦胧地意识到美国的制度是与清朝封建制度截然不同的体制,并对华盛顿有着颇高的评价。
除了中国人主动了解世界外,西方的传教士、学者也纷纷向中国介绍西方。这时的中文文献中,关于美国国名的翻译就有了“米利坚”、“弥利坚”、“花旗国”和“育奈士迭”等诸多个版本。
为了抗击英国的侵略,以林则徐为首的大批官员都主张“以夷制夷”,林在奏报中就明确指出:“查英吉利在外国最称强悍,诸夷中惟米利坚及佛兰西(法国)尚足与之抗衡……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清朝对美国的态度好转后,在国名翻译上也很自觉地去掉了“口”字旁。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前,深恶中国“华夷之辨”的美国特使在谈判前坚持要求清 *** 使用“亚美利驾联国”。在谈判中,双方又就国名问题达成一致,美国称清朝为“中华大清国”,清朝称美国为“亚美利驾大合众国”。
从咸丰朝开始,清 *** 对外的正式文件中统一使用“亚美利驾大合众国”,但内部的文件依然喜欢使用“咪唎(口坚)”或“米利坚”。太平天国起义是促使清朝抛弃“华夷”观念,与美国平等对话的关键因素。
太平天国起义对大清帝国的打击远超 *** 战争,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国力对做出了很多亲善的举动,尤其是“借师助剿”让清 *** 对美国的态度有了极大地改善。美国主动要求帮助清军运送漕粮,还愿意帮助防守上海,所以在国名问题上,清朝官员也逐渐接受了“美利坚”。
到了民国时,“美国”则正式成为官方的标准翻译名,“米国”一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米国”到“美国”的转变同时也是中国人抛弃“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交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