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研究课题的选定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
2、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
(相关资料图)
3、研究课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 一、问题必须有价值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的其他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高的外部价值。
5、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
6、一是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7、这方面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应用价值,选题要从当前教育发展实际出发,针对性要强,选取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8、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能否验证、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
9、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对选题的价值不应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以一个课题在研究中的成败来判断它所提出的问题的意义。
10、原因在于,人们正是从错误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中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从正反对比中得到经验教训。
11、 二、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和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
12、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
13、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14、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的作用。
15、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
16、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
17、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18、三、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楚,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
19、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
20、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确定研究方向提供重要依据。
21、 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22、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23、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要通过广泛深入的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的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或正在或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
24、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对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批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
25、 问题要有可行性。
26、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27、具体分析,可行性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28、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期、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29、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的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课题的材料以及对课题的兴趣。
30、也就是要结合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课题。
31、有的人擅长实践操作,可以选择实验研究课题;有的人擅长理论思维,可以选择理论研究课题。
32、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序。
33、提出过早,问题会攻不下来;提出过晚,又会变得毫无新意。
34、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经常出现以下选题不当的情况。
35、一是范围太大,无从下手;二是主攻目标不十分清楚;三是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四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五是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题目。
36、我们说,正确选题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还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较,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问题;不仅要对教育实际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把握该领域理论的全局;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选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能力和创新、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
37、 四、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教育研究选题的来源是十分广泛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8、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也就是那些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9、 (2)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从教育理论方面提出的课题。
40、不仅要解释已有理论同事实经验的矛盾,而且要解释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41、 (3)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
42、一方面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二是从争论中发现问题。
43、(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是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44、(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找问题,这就交叉学科间的空白领域。
45、在现代科学大综合发展的趋势下,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值得开拓的新问题。
46、(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包括对世界教育科学发展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
47、除以上几个主要途径外,还可以从国家领导机构指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选题。
48、科学而新颖的课题的选定,实际上是经过了一个从生产研究动机到勾划出研究大致轮廓的过程,是对提出的初步研究假设进行不断检验的过程。
49、最初往往是在阅读、研究有关领域的文献中,如教育期刊、研究报告、教育论文索引、相关学科的重要期刊,或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受到某一点启发,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研究假设,进而带着这个粗泛的想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问题目前被关注的程序。
50、随着思考的深入,原来朦胧模糊的想法逐渐变得集中、清晰和明确,不仅对此问题大致情况有一个总体把握,而且形成了如何进一步研究该问题的初步思路,这时就可以确定课题了。
51、五、几个注意事项选题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同研究课题,研究的性质、方向不同,加上研究者本身的差异,因此选题方法无一定之规。
52、但要选好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53、(1)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54、初学研究的人,一开始总是对几个研究方向同时感兴趣。
55、如果要在某个方面真正获得成果,就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一两个方面上。
56、(2)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要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
57、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
58、正确地对问题进行分解,实际上也是预期课题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步骤获得解决,从而为进行课题论证提供依据。
59、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也是着手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60、 (3)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61、课题论证是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62、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
63、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
64、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造落实的条件。
65、课题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第二,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三,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第四,本课题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五,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