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 控温成首要选择

2023-08-07 20:18:34    出处:科普时报


【资料图】

7月28日,四川成都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此次运动会新建的13处场馆全部采用绿色建材,减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多个场馆通过加装布袋风管、使用VRV(集中供冷、分户控制)多联变频空调来保证场馆高效、稳定用能,力争实现低碳效益最大化。

说起二氧化碳,人们又“爱”又“恨”。地球上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会是-18℃,正是二氧化碳将地表平均温度维持在15℃左右,才让地球变得宜居。但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逐年累积,让地球散热缓慢,变得越来越热,进而引发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更频繁剧烈的极端天气。2011至202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1.09℃,如果持续升温,人类社会和地球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3月第六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锤定音:全球气候变化就是由于人类活动过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值比工业化前水平不超过2℃,争取不超过1.5℃。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进一步提出控制碳排放的时间进度:如果要实现2℃的控温目标,就要在2070年左右实现全球碳中和;如果要实现1.5℃的控温目标,则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全球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的原理可以打个比方:一个有进出水的水池要保持水位稳定,就要保证在一定时期内进入水池的水全部从放水阀排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水池里的水,进水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出水相当于吸收二氧化碳。碳中和就要保证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因此,要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大途径:降碳和增加碳汇,也就是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

降碳和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目前已有136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规划。我国在2020年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目前,我国通过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产业升级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稳步降碳又要保证经济稳步发展。实现这样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靠科技创新也要靠政策引导,当然也离不开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努力,增加绿色出行、爱护森林、理性消费、爱惜粮食,都可为延缓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系北科科普宣讲团成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以政领财提站位 以财辅政促发展 以政领财提站位以财辅政促发展——访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光洪“省
ESG来袭,房地产商们鼓吹的绿色建筑,让你的生活更好了吗? 文|白嘉嘉“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中国人就应当少排?”2009年末,去
上海今年将完成绿道建设200公里,“绿色动脉”串联城市生态空间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8月4日报道:周五的午后,几位白领手捧咖啡,在树荫下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