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8月11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1日至13日,东北地区及京津冀地区有强降雨天气。最新预报显示,京津冀地区的降雨主要出现在11日夜间至12日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河北中部、天津南部局地大暴雨;台风“卡努”即将进入辽宁省境内,预计其风雨影响将持续至13日,辽宁、吉林、黑龙江将有大到暴雨。气象专家提醒,由于降雨区域和前期东北、京津冀暴雨受灾地区高度重合,需特别关注暴雨灾害叠加效应。松辽和海河流域目前江河湖库水位较高,多地遭受洪涝灾害;此次强降雨过程将使汛情发展、水位复涨,部分地区可能重复受灾,建议上述地区强化防汛救灾工作,防范可能造成的洪涝、城乡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上图: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未来12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8月11日14时—12日2时)。
“卡努”将移入东北地区,带来持续性降雨中央气象台预计,11日夜间,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将移入辽宁省境内,强度降为热带低压,也有可能在中朝边界附近地区减弱消散。预计未来三天,“卡努”的残留云系还将和西风槽结合,给东北地区带来持续性降雨。未来一周,东北地区都将呈现多雨寡照的状态。随着“卡努”北上,自10日白天起,其外围云系对我国东北地区影响加强。气象监测显示,10日白天至11日上午,吉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黑龙江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和吉林延边局地大暴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部、吉林东部出现6—8级阵风。中央气象台预计,11日下午至13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大部地区累计雨量30—80毫米、局地100—150毫米,辽宁东部局地将超过200毫米。具体预报为:11日下午至夜间,黑龙江西南部和东部、吉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12日,黑龙江中北部、吉林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辽东半岛局地大暴雨。13日,黑龙江北部和辽宁东南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14日之后,东北地区仍多阵雨天气。预计11日下午至13日,松花江流域中东部面雨量20—55毫米,其中松花江下游面雨量55—70毫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子流域面雨量40—45毫米。气象专家分析,当“卡努”北上我国东北地区后,在西风槽助力下,有利于后期环流长时间维持,容易形成稳定性降水。同时,今年第7号台风“兰恩”源源不断地向“卡努”输送水汽,帮助“卡努”在北上过程中维持强度和对东北部分地区带来较明显降水影响。▲上图:全国强降雨落区预报图(8月11日14时—12日14时)。
需特别关注暴雨灾害叠加效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卡努”进入我国后,水汽输送条件变差,环流强度也会迅速减弱。“总体来看,除了东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强外,东北其它地区总体上降水不是特别强,但仍需关注与前期强降水的叠加影响。另外,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受台风倒槽影响和地形叠加作用,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地形增幅较明显,需关注累计降水的影响。”气象专家提醒,7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多强降雨天气,黑龙江大部、吉林西部、辽宁南部等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8成,黑龙江东南部、吉林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导致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洪水,吉林舒兰、黑龙江五常、尚志等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由于“卡努”未来的风雨影响与前期落区高度重叠,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重,建议做好松辽流域防汛工作;黑龙江、吉林等地江河底水高,需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监测,加强江河库湖堤坝的巡查排险,确保中小河流、水库和城镇安全,山区加强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0日18时,中国气象局分别与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示,吉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可能性大,需注意防范。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秀兰介绍,受前期降水影响,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的部分农田已出现渍涝灾害,土壤水分饱和度比较高。鉴于“卡努”可能给东北带来的较强降雨,将会使前期已经出现渍涝灾害的农田灾害加重。“卡努”带来的大风还可能导致玉米等高杆作物出现倒伏。赵秀兰建议,东北地区粮食产区提前加强防范,对渍涝农田进行排涝除湿,促进土壤墒情改善,稳固作物根系,降低作物倒伏风险;在“卡努”风雨影响过后,及时清沟排水,根据作物长势合理施肥,使作物尽快恢复生长。▲上图:8月10日,山东省荣成市爱伦湾海域一处码头,养殖类渔船、舢板有序停靠,躲避台风“卡努”。(李信君/人民图片)
华北、黄淮再迎强降雨中央气象台分析,受西风槽东移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自西向东将有一次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西北地区主要降水时段为10日至11日白天,11至12日,雨带移动到京津冀晋鲁等地。中央气象台预计,11日下午至1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强降雨过程,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累计雨量30—80毫米),河北中部、天津南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100—180毫米);上述地区最大小时降水30—50毫米,局地超过60毫米,并伴有8—10级雷暴大风。预计11日下午至12日,海河流域中部子流域面雨量35—50毫米,其中大清河面雨量55—70毫米、海河干流面雨量85—100毫米。11日9时2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11日12时至12日6时,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大兴、平谷、通州、顺义、海淀、丰台、朝阳、石景山、东城、西城的部分地区,将出现小时雨量超过3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强降水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低洼地区可能出现积水。气象专家提醒,京津冀地区再次迎来一次明显降雨天气,需关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及对海河流域防汛的不利影响。目前北京仍处于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中,房山、门头沟大部,昌平西部发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公众合理安排出行,避免或减少到山区、涉山涉水景区等危险地带游玩。出行带好雨具,注意防雷避雨和交通安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