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6日电(奚金燕 周志斌)在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金家兜村的乡间小径与乡村博物馆里,经常能看到文化特派员盛柯步履匆匆的身影。自2024年任职以来,他致力于推动校村合作、非遗传承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盛柯(左一)走访“白雀抬阁”非遗技艺。杨迪 供图
“乡村文化不是尘封的标本,而是流动的血液,关键在于如何激活它。”盛柯如是说。上任后,他迅速将目光聚焦于村内濒临失传的“白雀抬阁”非遗技艺和散落于村民口中的鲜活历史。
为唤醒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2024年10月,他牵头启动“白雀展翅计划”,积极搭建校村合作桥梁,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传媒专业创新推出“学校入村实训”模式。盛柯带领学生团队深入农户家中,用镜头记录老匠人的绝活、聆听老村民的故事。仅用一个月,团队便高效完成了村内口述历史影像记录与“白雀抬阁”纪录片的初步制作。“当看到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屏幕喊‘这是阿公讲的故事’时,我确信这些文化记忆真正被唤醒了。”盛柯感慨道。
如何让非遗不止于记录,更能融入现代生活?盛柯将目光投向了教育的“源头活水”。他发起“小白雀计划”,与井安小学共建“非遗传承共同体”,不仅帮助组建小学生志愿团体定期入村开展慰问帮扶,更推动“白雀抬阁”非遗正式纳入学校兴趣班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
在今年4月的学校运动会上,由孩子们参与表演的白雀抬阁巡游节目成为全场焦点。“看到年轻一代对非遗展现出的浓厚兴趣,我仿佛看到了文化传承的未来图景。”盛柯欣慰地表示。
创新的脚步并未停歇。受现代科技表演启发,今年5月,盛柯携手金家兜村,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共同探索白雀抬阁的智能化升级,尝试将智能机器人引入表演阵容,并配备智能轿厢设备,旨在打造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非遗视觉盛宴。同时,他还联合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对表演进行创新编排,以更富时代感的艺术表达,让古老非遗焕发全新魅力。
从口述历史的抢救性记录到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盛柯以文化为笔,在金家兜村的土地上默默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他说:“我的信念很简单,当文化特派员真正‘沉’下去,乡村文化就能‘火’起来。这份由文化点燃的星火,终将照亮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