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吃完饭没几分钟就想上厕所,俗称“直肠子”,广大便秘人士都十分羡慕这项“技能”,但也有人说,“直肠子”的人食物营养还没吸收就排出去了。
吃完就想上厕所是肠道通畅还是疾病表现?《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直肠子”到底需不需要治。
受访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 关阳
“直肠子”是病吗?
进食中或者进食后不久就要去厕所,是一种生理现象,这种进食后胃充盈反射性引起结肠运动增加的现象称为“胃结肠反射”。
胃结肠反射是一种生理调节胃肠道运动的功能。胃内接收食物后通过神经反射作用,结肠出现运动,促进大便排出。
如果这种“吃完就拉”的现象已经持续很久甚至持续多年,但是胃口好,吃饭没问题,排便后也没有任何不舒服,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体重无突然下降,甚至稳步上升,大便无血或黄鼻涕一样的浓稠黏液,那就不用过分担心。这种情况下,肠道患有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有一些情况很可能是病理性的,比如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稀不成形、有血液或者粘液)、有腹痛、消瘦的情况,那么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最直观和准确的就是肠镜检查。
有种“直肠子”是肠易激综合征
确实有少数人胃结肠反射过于强大,饭后便意很强很急,还可能因为高敏感,出现肠道蠕动腹痛叫做肠易激综合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刘殿刚表示,肠易激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肠子很容易激动的综合征。
简单来说,就是肠道蠕动过快或者发生痉挛,最常见的两种症状就是腹痛和腹泻,蠕动过快会导致腹泻,而痉挛则会导致疼痛。肠易激综合征又被称为一种文明病,因为压力越大的人越容易犯病。
他建议,首先要减少对肠道的刺激,饮食方面要避免辛辣刺激及冷食;第二,学会调节情绪,容易紧张、焦虑的人要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积极就医;第三要保持优质睡眠,可以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这样吃,稳住易激的肠道
根据大便状态,肠易激综合征又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在饮食方面的要点有所不同:
腹泻型:糊状便或水样便>25%,硬便或干球便<25%
这类患者的肠道非常敏感,要尽量避免吃以下几种食物:
1.生冷的,比如蔬菜沙拉、寿司等,以免刺激肠道,加剧腹泻;
2.坚果,这类食物富含大量膳食纤维和油脂,有较强的“滑肠”作用;
3.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加速肠道蠕动,可能加剧腹泻,也易引起一些腹胀以及烧灼的感觉,再加上腹泻本来就会使人比较衰弱,非常强的刺激也可能引起不适;
4.产气食物,如奶制品,大豆等
5.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奶茶、咖啡等,可能加剧脱水症状;
6.酒精,不但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肝脏的代谢,酗酒还会加剧消化道症状。
便秘型:硬便或干球便>25%,糊状便或水样便<25%
这类患者要补足水,每天保证1500~3000毫升水的摄入,有助软化粪便,增加排便频次。
同时还要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刺激肠道蠕动,比如全谷物、绿叶蔬菜、菌类蔬菜、坚果等。
混合型:糊状便或水样便>25%,且硬便或干球便>25%。不定型:粪便性状异常,但不符合上述各型中的任一标准。这两种类型的患者应关注腹泻型和便秘型的注意事项,根据排便情况及时调整。▲